2019 年發起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SAS)」,是—種以農業特色為核心的旅遊評鑑制度,納入食農教育、農村環境教育、產業六級化、健康療育等來提升旅遊特色,並強化延續農村價值,讓青年願意回鄉紮根。本期《花蓮趣》介紹2022 年花蓮獲得認證的農場,體驗升級版農業休閒旅遊帶來的豐盛美好。文...
天賦,充分地在卡兆‧馬耀身上體現,從「我也可以雕」的念頭生起,短短幾年時間,他在木雕比賽上連連獲獎,彼時,他已年過六十。生活的歷練與人生的經驗,為他累積許多記憶與舊事,他用著三把雕刻刀,一刀一刃地將腦海中的故事變成有溫度的木雕作品,保存著部落的文化與歷史,也保留了家族的情感與回憶。文/林雅卿 圖/卡...
富世村位於立霧溪左岸,倚靠太魯閣群山,背山面海,亦是遙望太魯閣最佳的位置。村裡的居民多來自太魯閣深山大同、大禮部落,早年太魯閣族人為了受教育,漸漸移居山下生活至今,在這裡保留最傳統太魯閣族的傳統技藝與記憶,等您來發現。文/陳沉圖/歌勒文傳工作室、陳沉打破不傳女傳統|用藤編出對父親的思念「藤編是父親在...
做為全臺有機和友善耕種面積最大的縣市,花蓮的農民除了用心、專業地栽培各種健康可口有機作物,也積極投入農業六級產業化,升級農村產業,推廣農家生活與文化體驗、生態導覽等。本期《花蓮趣》帶領大家享受花蓮鄉間宜人風光,再親手DIY特色點心,享受一段輕鬆愜意的冬日假期。 文/林雅卿圖/編輯室鄉間的時...
傳統魯凱族及排灣族族人住家多以石板打造,族內婦女會編組月桃蓆子鋪在石板上,冬天保暖夏天隔絕熱氣。現在都市化後石板屋越來越少,而月桃編組技藝只流傳在女性長輩的手中,在即將失傳之際,透過黃芳琪的手喚回原民記憶。 文/陳沉 圖/黃芳琪、編輯室族人眼裡的平凡|匠人精神的不平凡「花蓮是個很特別的地方...
原住民的傳統釀酒飲食文化悠久,在原民部落中重要活動、祭儀等,酒都是族人與祖靈連結的媒介,酒釀也能入菜,別有一番風味。尋覓特色美食,夜晚可以微醺一下,享用花蓮在地青年獨創小米酒調酒,開啟「大人風」逛夜市邊走邊喝渡假模式。(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文/林雅卿 圖/編輯室太陽神留下的珍寶|太巴塱紅糯米生活...
身為全臺有機種植面積冠軍的花蓮,積極輔導農民從事有機咖啡產業,是臺灣目前通過有機咖啡驗證農戶最多的產區。2021年時有機咖啡也加入花蓮縣精品咖啡評鑑的行列中,推出品質好、風味絕佳的咖啡,讓更多人能品嚐到北緯23.5°上孕育出的花蓮山海菁萃。 文/陳沉、林雅卿圖/編輯室以一斗山海圓一...
花蓮縣內推廣蜜香紅茶多年,在縣府與茶農攜手努力下,花蓮擁有「蜜香紅茶故鄉」的美名,除了瑞穗舞鶴臺地,玉里赤科山與富里六十石山也都出產好茶,更在評鑑中拿下佳績,讓花蓮蜜香紅茶不僅是臺灣的特色茶,也是享譽國際的頂級茶飲。文/林雅卿圖/編輯室蜜香紅茶達人|嘉茗茶園 近20...
去年入選花蓮縣政府《原藝百工II》報導之工藝家高鄧麗娟,擅長石材創意設計,尤其堅持「原貌主義」的她熱愛解決「剩材去哪兒」的問題,承襲原住民族連結自然的領悟力,結合不同素材為家裡的下腳料石材打造美麗新裝;她亦關注成長居住的土地,用「石二代」的記憶摸索出花蓮北埔的石材文化小徑,講述在地的故事與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