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鄉農會稻草藝術季《動物迷蹤之海底世界》神奇之旅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稻草藝術季—《動物迷蹤之海底世界》,將於111年12月24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在羅山展售中心旁舉辦聖誕樹點燈開幕記者會暨農特產品行銷展售活動,正式宣告將由網紅大金剛引領期待已久的各地遊客,戴上潛水鏡深入海底10000浬,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深海探險記。
活動地點:羅山展售中心旁
《金剛:骷髏島》
在《金剛:骷髏島》這部膾炙人口的影片中,相信大家都對大金剛大戰大章魚有深刻的震撼印象,一隻海怪般的大章魚,在海中突襲大金剛,強而有力的長長爪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纏住大金剛,眼看居於劣勢的大金剛這下慘了,沒想到大金剛突然奮起,用強而有力的臂膀,一下子撕開纏在身上的大章魚爪子,還把大章魚生吞活吃,享受了一餐生猛海鮮大餐。
《大金剛戴著潛水鏡》
由於大金剛在111年花蓮縣富里鄉第三屆稻草藝術季—《開猩遊樂園~來稻侏羅紀》,一直是眾多遊客的最愛,擁有難以估計瘋狂的粉絲,因此在無數遊客的推崇愛戴下,112年的主角之一依然少不了大金剛,富里鄉農會用一隻大金剛戴著潛水鏡,騎在一隻殺人鯨上面潛到海底的畫面,做爲開幕請柬上的LOGO,就是要告訴大家:「第三屆的大金剛,要引領大家進入第四屆的海底世界囉!」
《鬼頭刀魚》

「媽咪、媽咪,您看,這條魚扁扁的,這是什麼魚?」,稻草藝術季—《動物迷蹤之海底世界》還沒有開幕,其實早已經有一波又一波等不及的遊客,從四面八方、天南地北趕往富里先睹爲快了。「這應該是鬼頭刀魚,魚體延長側扁,以前部為最高處,雄魚頭頂部隆起形成一頭飾;側線在胸鰭上方彎曲呈三角形,體有閃光呈鮮綠色,腹部淡黃色散布亮青色斑點,有些個體非常豔麗。雌魚全體呈藍青色。但魚死亡後黃色部份很快變為淺褐色。背鰭軟條58至66枚;臀鰭軟條25至31枚;脊椎骨31個,體長可達2.1公尺。本魚棲息在海洋表層,從表層至水深10公尺。喜群集於蔭影流木、浮藻區,晝行性。屬肉食性,以飛魚、虱目魚、河豚、沙丁魚、章魚或其他魚類為食。食用魚,肉質白,味道淡,適合做成生魚片、醃漬、魚丸或魚鬆等等,另外也是著名的遊釣魚種。」
燈籠🐟/晚上會發光喔!

「哇,這又是什麼怪魚?居然還自己提著燈籠呢!」,原來這就是俗稱「燈籠魚」的鮟鱇魚(學名:Lophiiformes)又名琵琶魚、結巴魚、燈籠魚,是硬骨魚,於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佈,如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鮟鱇魚體型大小差異很大,多為潛伏海底的肉食性魚類。眼睛幾乎無用武之地,不善游泳,多靠腹鰭爬行。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基本上,被咬中的獵物絕不可能逃走;而且擁有彈性的胃,因此某些種類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魚類。身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特別之處是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內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其英文名Anglerfish也來自於此。「鮟鱇」中文名可能來自日文音譯。
《會虛張聲勢的🐟》
河魨(pufferfish, puffers)俗稱氣鼓魚氣泡魚、吹肚魚、雞泡魚、青郎君、刺䲅等,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河魨普遍分佈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河魨普遍具有膨脹身體的能力,能夠將大量的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使身體大小膨脹數倍,以嚇阻掠食者。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被譽為「菜餚之冠」,但其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
《小丑🐟一點也不小丑》
小丑魚(英語:Clownfish或anemonefish)是一種熱帶海水魚。已知有約30種,一種來自棘頰雀鯛屬(Premnas),其餘來自雙鋸魚屬(Amphiprion)。小丑魚大多生活在水質清澈、光線充足、水深50公尺以上之海域 為熱帶性觀賞魚,分佈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不存在於大西洋。台灣目前記錄有的小丑魚共1屬5種,分別是公子小丑、鞍背小丑、咖啡小丑、紅小丑、雙帶小丑。 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因此又稱海葵魚(Anemonefish)。雖然世界上海葵的種類超過一千多種,但僅約十種會與小丑魚共生。帶有刺絲胞的海葵提供居住和保護,小丑魚則將海葵身上的寄生物、壞死組織及有機、無機廢物清理乾淨,這些東西同時也是海葵的食物來源,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在性別方面,在一群小丑魚當中體型最大者為雌性,第二大的為雄性,其餘則為未分化性別的小魚,當母魚(體型最大)死去,則原本的公魚(體型第二大)即現在的最大魚將轉變成母魚,而未分化小魚中體型最大者將變成公魚。小丑魚最長可長至18公分,最小僅10公分。
《曾經是007電影的女主角/八爪女》
八腕目(學名:Octopoda)又翻譯做章魚目,通稱章魚,亦可寫為鱆、蛸,屬於頭足綱,其身體由頭部和八個觸腕拼接而成,既是可食用的經濟物種、也是智商測試中的常客,還是無脊椎動物中少數能反捕食鯊魚、企鵝、海豹、海蛇、海豚等掠食性脊椎動物的。章魚的生物學名稱為「八腕總目」,和魷魚、墨魚、烏賊所屬的「十腕總目」相對應,其主要區別為腕足數量的多少。章魚擁有非常複雜的神經系統,它是所有頭足綱、軟體動物、以及無脊椎動物中內智力最高的一目。
《海邊的清道夫/寄居蟹》
寄居蟹(英語:hermit crab)爲節肢動物甲殼綱十足目異尾下目的寄居蟹總科這種生物的統稱,而人們常說的螃蟹大多數屬於十足目的短尾下目(瓷蟹等生物除外)。寄居蟹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由此得名。世界上現存1100多種寄居蟹,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還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殼裡,而發展出了類似螃蟹的硬殼,也叫硬殼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屬此類。堪察加擬石蟹(阿拉斯加帝王蟹)是寄居蟹的近親,過去曾被生物學家歸入寄居蟹總科(今已歸入石蟹總科)。由於寄居蟹食性很雜,是雜食性動物,牠們被稱為海邊的清道夫,從藻類、食物殘渣到寄生蟲無所不食,對家庭養魚愛好者來說,在水族箱裡放一兩隻寄居蟹會起到清潔工的作用。寄居蟹的壽命在良好飼養環境下可達20-30年。有記錄記載,最長壽的個體活過了70年。
《好好吃的生猛海鮮》
龍蝦(學名:Palinuridae)是甲殼亞門十足目抱卵亞目無螯下目中的一個科,現存12屬。與龍蝦科最接近的是蟬蝦科,兩者同屬無螯下目。龍蝦肉質鮮美口感絕佳,是十分貴重的海產。龍蝦是巴哈馬最重要的出口食品。《爾雅·釋魚》裡記載龍蝦:「鰝,大蝦。蝦之大者,長二三丈,須長數尺,若此之類者名鰝。」「龍蝦」一詞最早見於明王世懋《閩部疏》:「最奇者龍蝦,置盤中猶蠕動,長可一尺許。其須四繚,長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隱起二角,負介昂藏,體似小龍,尾後吐紅子,色奪榴花,真奇種也。」中文「龍蝦」即源於此。龍蝦生活在溫暖海域之中,比如加勒比海、地中海、南非,尤其在澳大利亞和亞洲附近的海域。它們喜歡生活在岩石和珊瑚礁的縫隙。
《人類的好朋友/海豚》
海豚,中國古稱魚獸、魚貍、海狶(又作海豨)、海豚魚,是對部分小型齒鯨的統稱,多指海豚科動物(學名:Delphinidae),廣義上泛指海豚科、鼠海豚科與淡水豚類,以及各類史前小型齒鯨,如肯氏海豚科(英語:Kentriodontidae)、劍吻海豚科(英語:Eurhinodelphinidae)、懷佩什海豚科等。此外,領航鯨、虎鯨等黑鯨類在生物分類學上被歸入海豚科,因此本質上也屬於海豚,可是因為體形較大所以在非學術性的日常表達中,牠們一般被排除在海豚之外。寬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又稱瓶鼻海豚,是最常見且最為人熟知的海豚。海豚廣泛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大陸架附近的淺海區,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個別種類見於內陸河流。通常喜歡群居,捕食魚類、烏賊等。牠們的軀幹呈紡錘形,皮膚光滑無毛,身體矯健而靈活,善於跳躍和潛泳,是在水中行動最迅速的哺乳動物。擁有發達的聲納系統,活動時主要依靠回聲定位功能,在水中和空氣中均有極好的聽力。鼻孔在頭頂上,用於出水換氣。體型從1公尺長、30公斤重(侏海豚)到9.5公尺長、14噸重(虎鯨)不等,形態特徵也各不相同。海豚是智商最高的動物之一,部分種類的大腦溝回複雜,記憶力很好,能在人類的訓練下學會許多動作,並有著溫和友善、活潑好動的性格,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普遍喜愛。
《隨身攜帶鋸子的鯊🐟》
鋸鯊,即鋸鯊目的鯊魚,屬於板鰓類,其下只有一科。鋸鯊的吻突突出成一長板,兩側有尖銳的齒,用以攻擊獵物,類似鋸,板中央有兩條肉質觸鬚,以探測獵物。一般生活在海底40公尺處,以底棲生物和魚為食物,分布在從南非到日本的廣大海域,1960年在加勒比海640至915公尺深的海底發現了巴哈馬鋸鯊,是一個新的品種。
《哇/連潛水艇都來了!》
潛水艇,是能夠在水下運行的艦艇。潛艇的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小到全自動或一兩人操作、作業時間數小時的小型民用潛水探測器,大至可裝載數百人、連續潛航3-6個月的俄羅斯颱風級核潛艇。按體積可分為大型(主要為軍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潛艇、潛水器)和水下自動機械裝置等。由於潛伏於海中而難以探測的特性,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大型潛艇多為圓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個垂直結構(帆罩),早期稱為「指揮塔」,帆罩多具有平直的矩形截面,早期多為階梯形,內有通訊、感應器、潛望鏡和控制設備等。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潛艇得到廣泛運用,擔任許多大國海軍的重要裝備,其功能包括攻擊敵人軍艦或潛艇、近岸保護、突破封鎖、偵察和掩飾特種部隊行動等。潛艇也常用於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學研究、搶救財物、勘探開採、科學偵測、維護設備、搜索援救、海底電纜維修、毒品走私、水下旅遊觀光、學術調查等,超級富豪甚至運用潛艇作為海下移動豪宅。多數潛艇被認為是一種戰略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艇與巡弋飛彈潛艇),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發潛艇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業能力,目前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自行設計和生產軍用級潛艇。
《金剛家族全部都還在》
富里鄉農會第四屆稻草藝術季主題—海底世界,12/24日揭幕,海底世界的相關草編藝術作品從12/14日陸續進駐;至於持續多年的金剛家族5隻大猩猩,由於遊客喜愛度一直居高不下,一直都是高知名度的網紅,因此今年將全部都在,毀損的目前正加緊維修中,在0918大地震倒塌的最熱門—大金剛,將重新製作,在12/24日過後重回江湖、復出海底世界!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說,這次參展的海底世界稻草藝術季作品,包括有:小丑魚、大白鯊、燈籠魚、寄居蟹、鯨魚、飛魚、章魚、河魨、海豚、海馬、鬼頭刀、螃蟹、龍蝦….等等,都是精挑細選後,再請農民們來紮草創作,或是造型特異,或是獨樹一幟,每一件都是一個故事、一個傳說、一個神話,要讓遊客來到現場,不僅看到的是稻草裝置藝術,更是一齣齣的海底世界神話大展,要讓稻草裝置藝術不僅是觀光休憩的景點,更是寓教於樂的最佳原野戶外教室。

總幹事張素華,富里第四屆稻草藝術季開展,富里的農民真的很忙,平時忙著農田工作的農夫,農閒時化身為藝術創作者,農夫眼中的海底世界,用他們最熟悉的稻草創作,12月24日下午3時30分隆重開幕,讓我們一起見證富里鄉「被務農耽誤的藝術家」再次技術的挑戰!